首页 > 信息公告 > 行业动态

央企应重视处置不良资产
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     发表日期:2015-06-12  

        国资委日前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》,要求央企精益管理控成本、压缩开支降费用、高效融通用资金、效益为先配资源、盘活存量提效能、多措并举治亏损。

        过去几年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加大,融资成本过高、银行惜贷等因素,使得中国企业面临资金成本压力,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,导致一些企业债务压力很大,资金链紧张,其中就包括一些处于产能过剩领域的央企。随着央行实施降准、降息等措施,目前金融环境发生了变化,不仅融资成本开始降低,而且越来越多的融资手段开始出现。正是在此背景下,《通知》要求央企优选融资对象和融资方式,合理搭配长短期、本外币、直间接、债股权等各种融资手段,探索尝试资产证券化、产业基金等创新融资工具,实现多渠道低成本融资,而不是继续依靠银行信贷,避免银行陷入金融风险。

        《通知》还提出加强资金集中管理,充分利用财务公司、资金结算中心等平台,连通境内外资金池,扩大资金集中范围,提高资金集中度,减少资金沉淀,加快资金融通。积极稳妥利用金融工具套期保值,对冲汇率、利率波动风险,严禁投机。这些要求都与当前的环境有关:其一,央企内部业务错综复杂,诸多子、孙公司使得财务难以控制,而这种状态是产生不良资产的土壤;其次,中国金融改革加速,随着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即将实现,市场波动与风险也会随之而来,央企应提前做好套期保值的准备,防范贬值风险。

        不过,《通知》最重点的部分还是“央企要加大内部资源整合力度,加快清理低效无效资产,盘活存量提升资产效能”。具体说,就是加大资本运作力度,推动资产证券化,用好市值管理手段,盘活上市公司资源,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。强化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变现,积极处置长期不分红、收益低、无战略安排的投资,坚决退出盈利差、管控难、无协同优势的非主业经营业务。

        这意味着,央企利用目前繁荣的证券市场盘活资产和资源,改善财务状况,将是一个重要目标。目前,随着股市走牛,大量股东高位减持兑现来改善企业或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,还有以资产注入等方式提振股价,进行市值管理。在一个牛市中推动资产证券化,将更多的资产和资源以更高的估值纳入到上市公司,无疑更有利于资产所有人,这样的机会并不太多。

        不过,相比加快资产证券化与市值管理,央企更应该将重点放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,因为国际经验显示,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时期没有抓住机会清理不良资产,往往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。目前,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分类改革进展有限,混合所有制仍在谨慎展开,在这种情况下,政府应该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解困的同时,加大国企改革的力度,厘清国企的角色与功能,清理不良资产,防止因财务状况改善出现缺乏资产处理动力的情况发生。

     


【相关文章】
  1. 上市券商资管业务更趋主动
  2. 京东金融联手华泰资管首推互联网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
  3. 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发展 需打破多种桎梏